曼陀罗花

印度的治疗癫痫药-印度治疗中风特效药

曼陀罗(Darura?stramonium?Linn),花期5-9月,果期6-10月?曼陀罗花释名风匣儿、山茄子。白色曼陀罗原产印度,花名亦系梵语音译。?曼陀罗又名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等,为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它还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将此药取名为“”是极为确切的。

[编辑本段]起源

“曼佗罗”是梵语音译,藏语称“吉廓”,即坛城。曼佗罗有多层含义,它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应用很广泛的供品之一,也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众神聚集居处模型缩影。供奉曼陀罗的意义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佛经云,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曼陀罗花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空中时常发出天乐,地上都是黄金装饰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花称为曼陀罗花,不论昼夜没有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广群芳谱》引《法华经》曰: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看来,此花与佛门有缘。曼陀罗像宫廷里那些摘官嫔风影事一样扑朔迷离。八月开花,九月采实。品花家称它为恶客,大概是因为游移不定的曼陀罗可以突然生长在别处的缘故。《本草纲目》详细记述了曼陀罗的来历:当佛说法时,从天空降下曼陀罗花雨;而道家的秘籍却记载,北斗星有叫曼陀罗使者的,手执此花。曼陀罗花的梵语是Mandarava,?关于它的颜色,说法十分不一。?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就可以成为曼陀罗仙。作为密宗的神秘图案,曼陀罗显示出了它的复杂性。心理学家荣格看出其中的奥妙,说它像数学公式符号似的,代表着一种精神秩序。

[编辑本段]分布

曼陀罗原产热带及亚热带,我国各省均有分布。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等。

[编辑本段]佛教释义

曼陀罗或称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梵文:mandala。意译为坛场,以轮围具曼陀罗花足或“聚集”为本意。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供曼扎是积聚福德与智慧最圆满而巧妙的方法,以曼达的形式来供养整个宇宙,是很多方法中最快速,最简单,最圆满的。曼陀罗是僧人和藏民日常修习秘法时的"心中宇宙图",共有四种,即所谓的"四曼为相",一般是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相当对称,有中心点。

[编辑本段]文化

曼陀罗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原产印度。意译作圆华、白团华、适意华、悦意华等。?阿育王经七曰:‘漫陀罗,翻圆华。’法华光宅疏一曰:‘曼陀罗华者,译为小白团华。摩诃曼陀罗华者,译为大白团华。’法华玄赞二曰:‘曼陀罗华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慧苑音义上曰:‘曼陀罗华,此云悦意华,又曰杂色华,亦云柔软华,亦云天妙华。’

[编辑本段]形态

茎粗壮直立,株高50—150cm,全株光滑无毛,有时幼叶上有疏毛。上部常呈二叉状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卵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浅裂或疏齿,具长柄。脉上生有疏短柔毛。花单生曼陀罗花在叶腋或枝叉处;花萼5齿裂筒状,花冠漏斗状,白色至紫色。蒴果直立,表面有硬刺,卵圆形。种子稍扁肾形,黑褐色。?茎直立、粗壮,主茎常木质化。叶宽卵形,边缘有规则波状浅裂,基部常歪斜。花单生叶腋,花冠漏斗形,长7-10cm,筒部淡绿色,上部白色;花冠带紫色晕者,为紫花曼陀罗。花期夏、秋季。播种法繁殖。曼陀罗植株高大,花朵硕大而美丽,宜作背景材料或用于野趣园。同属植物约16种,常见栽培的还有香花曼陀罗(D.inoxia);红花曼陀罗(D.Sanguinen);白花曼陀罗(D.me-tel)等。

[编辑本段]作用

曼陀罗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松驰,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将此药取名为“”是极为确切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曼陀罗为主的中药重放异彩,这种麻醉方法已引起国外医学专家的重视,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由于曼陀罗花属剧毒,国家限制销售,特需时必经有关医生处方定点控制使用。

[编辑本段]花语

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代表不可预知的亡和爱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曼陀罗花:光、暗界共有花种,仅生长于阴寒之地。曼陀罗花紫色曼陀罗——恐怖。蓝色曼陀罗——诈情,骗爱。?粉色曼陀罗——适意。绿色曼陀罗—生生不息的希望。金色曼陀罗——敬爱,天生的幸运儿,有着不止息的幸福。?白色曼陀罗——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红色曼陀罗并非是曼珠沙华,曼陀罗为茄科曼陀罗属,曼珠沙华是天门冬目,石蒜科,石蒜属,原产地是中国,曼珠沙华就是彼岸花。

[编辑本段]传说

黑色曼陀罗有一个传说,每一盆黑色曼陀罗花中都住着一个精灵,他们可以帮你实现心中的愿望!但是,他们也有交换条件,那就是人类的鲜血!只要用你自己的鲜血去浇灌那黑色妖娆的曼陀罗花,花中的精灵就会帮你实现心中的愿望!只能用鲜血浇灌,因为他们热爱这热烈而有致命的感觉!?曼陀罗:沙漠中生长的被诅咒的花朵,大漠中,没有一个找到曼陀罗的人能够安然离开。清丽,枝叶妖娆,有剧毒。无解,也称情花。?有一个传说:大漠是上帝因为人类的欲念实行的惩罚。大漠中所有的生命仅仅靠大漠中央的水神掌管。直到水神爱上一个带领族人寻找水源的女子,上帝震怒,要灭掉水神的灵魂,大漠花神曼陀罗以自己与他共入人间轮回为代价,请上帝饶恕,上帝为她痴情所感,只把水神逐出天界,自此,沙漠中无水,曼陀罗也成为被诅咒的花朵。剧毒在身。

[编辑本段]中毒

概述

曼陀罗中毒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叶、花所致,其主要成分为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曼陀罗花菪碱等。上述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阻断M-胆碱反应系统,对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脉快、瞳孔散大、谵语幻觉、抽搐等,严重者进一步发生昏迷及呼吸、回圈衰竭而亡。?曼陀罗全株有毒,以种子毒性最强,儿童服3—8颗后即可中毒。一般在口服后0.5—2小时即完全被口腔和胃粘膜吸收而出现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

1.一般食后0.5-2小时出现症状,早期症状为口、咽发干、吞咽困难、声嘶、脉快、瞳孔散大,皮肤乾燥潮红、发烧等。?2.食后2-6小时可出现谵忘、幻觉、躁动、抽搐、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3.严重者常于12—24小时出现昏睡,呼吸浅慢、血压下降以至发生休克、昏迷和呼吸麻痹等危重征象。

诊断依据

1.有用药过量或误服毒物的病史。?2.突然发病、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伴有面颊潮红、粘膜乾燥及瞳孔散大等特殊临床表现。?3.洗胃中可能发现曼陀罗种子、叶或花。?4.猫眼散瞳试验及毒物分析阳性。

治疗原则

1.催吐、洗胃、导泻。曼陀罗花2.静脉输液、利尿以加速毒物排泻。?3.解毒治疗。?4.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早期轻症曼陀罗中毒者可应用毒扁豆碱或毒扁豆碱与毛果芸香碱交替使用。?2.重症中毒者肌注新斯的明或腾喜龙,应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强对症支持治疗。?3.原有心脏病者宜慎用新斯的明,以免心跳骤停。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气味?(花、子)辛、温、有毒。?主治?1?、脸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为末,取少许敷贴疮上。?2?、小儿慢惊。用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3?、大肠脱肛。用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开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许洗患处。?4?、作。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编辑本段]药用历史

曼陀罗(Darura?stramonium?Linn)?的发明和应用,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列子.汤问》记载:战国名医扁鹊曾用“毒酒”将鲁国公扈、赵齐婴二人“迷三曼陀罗花日”,给他们做“剖胸探心”手术。这里的“毒酒”无疑是指。?三国时代的神医华佗在民间“”的基础之上,研制出名叫“麻沸散”的,应用于全身及头颅手术。?《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于内,针药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知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肠煎洗,除去疾症,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平复。”?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应用作全身大手术的记载。?以上所提到的,其主要成份可能都是曼陀罗,但实际上,在宋代以前的古籍中,从未提到“曼陀罗”一词,只是在后来的医书和小说中才有关于以曼陀罗为原材料制造或的论述。?最早见于宋代周去钧《岭南代答》记载:“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白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人(毒害人)草也。盗贼采,干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则挈箧而趋。”?宋代窦材《扁鹊心书》记载了内服方“睡圣散”,书中写道:“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此方由山茄花(曼陀罗)、火麻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一服后即昏睡。”?元代外科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记载用“草乌散”作整骨麻醉,书中写道:“服后若麻不得,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少些与服。”?明代魏浚《峤陵记》记载:“予官农部河南司时,曹长(治理狱事的官员)陵龙君,理曹事毕,遗吏承印还寓,吏途遇一人,云当赴曹谍者(去曹部告状的人),引去他处,饮以酒,吏即昏迷,若及觉,印为次去矣。数日,捕得盗者,予偕往讯之,对云:用风茄(曼陀罗)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乃罢。”?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曼陀罗花记载:“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此,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另外,李时针还写道:“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先宜服此,则不觉苦也”?清代《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杞为湖南转运使,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之出,为设酒宴,饮以曼陀罗,昏醉尽杀之,凡数千人……。”?此外,脍炙人口、为人熟知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水浒传》中有一段说的是,吴用、刘唐、阮氏兄弟等人在黄泥岗把偷偷放入水酒,麻翻了青面兽杨志和挑生辰纲的14个军士,智取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老丈人蔡太师的价值十万贯的金银珠宝。?以上这些记载、论述都充分说明,曼陀罗花就是制造、的主要成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曼陀罗为主的中药重放异彩,经过20多万例临床实践,这种麻醉方法已引起国外医学专家的重视,并被收入各国的麻醉专著之中,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由于曼陀罗花属剧毒,国家限制销售,特需时必经有关医生处方定点控制使用,特别要谨防为不法分子所妄用。?曼陀罗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产。?曼陀罗——诱惑性极强的花种,花色大起大落,艳丽无比,受了魔女的爱抚,有了邪恶的源头,易使人沾染邪气......?曼陀罗是茄科植物,有毒,它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白色曼陀罗花是东莨菪碱。除作外科手术的和止痛剂,还作和治癫痫、蛇伤、狂犬病。雨果《笑面人》当中描述了狂人医生苏斯使用曼陀罗花的过程,他熟悉曼陀罗花的性能和各种妙处,谁都知道这种草有阴阳两性。自古埃及以始,曼陀罗的阴性力量总是四处都有知音,有一幅埃及的壁画是说古埃及人宴客时,常会把曼陀罗花果拿给客人闻,因为曼陀罗花果富有的特性,可以让客人有快感。?曼陀罗性属阴寒,其花、叶汁液具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味涩,其汁液提练之花油味淡,细嗅不易察觉,但却常在无意时嗅之清香,可用于香炉熏香之用,适量可提神,过多亦会中毒。因其花汁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故吞食可产生兴奋作用,并可出现幻觉。若误食过量可致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突然逆转为抑制作用使机体机能骤降,常致亡。?而白色的曼陀罗花则又称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黑色曼陀罗闻都不可以闻?。?曼陀罗花既是情欲之门的门环,又是构造盛景的基地,它被摊开,成为了宏大的曼陀罗道场。但不明就里的很难知道,曼陀罗花外表艳丽,叶有麝香味,喇叭状的花朵,气味却十分独特,一些接触过它的人就觉得它不但不美,而且可以说它的气味极其难闻。作为“天使的号角”,古人甘心以昏迷的方式,抵押理智而成为感觉的俘虏,把自己负载于一片花叶上,以抵达神谕的玄机。?花语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代表不可预知的亡和爱。粉色曼陀罗花语——适意。黑色曼陀罗是一种凄美而诡异的花朵,她是美丽的,阴郁的.传说中,用心培育的黑色曼陀罗能够通灵?曼陀罗花Datura?metel?L.?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Datura?metel?L.的干燥花。?通用名称风茄花、兰陀罗花。?处方应配写洋金化付制洋金花。?炮制生洋金花海原药除去残留花洒、花萼等杂质,筛去灰屑。?制洋金花?将生洋金花用生姜汁拌匀,待吸透,略润。切成1~2mm细丝。置锅内,炒干。趁热喷洒白酒,拌匀,稍闷,晾干。?每生洋金花100kg,用生姜25kg打汁,60度白酒12.5kg。?性状生洋金花?本品呈条状,为除去花萼的花,多弯曲和皱缩,长9~14cm,淡稼英乞至棕**。花冠呈漏斗状,顶端5裂,多破碎,基部筒状,具纵直条纹,内有雄蕊和雌蕊。用水浸泡后,可见雄蕊5枚,花丝极长,贴生于花冠筒的内表面,花药长1cm余。质软。气微,味微辛苦。?制洋金花?本品呈丝条状,长短不一。多皱缩和破碎,黄棕色至黄褐色,可见碎断的花药,有的可见焦斑。质软。微具姜及酒气,味微辛苦。?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与主治平喘止咳,镇痛,解痉。适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等症。?用法与用量0.3~0.6g,多入成药制剂;制洋金花多作卷烟分次燃吸(一日量不超过1.5g),不宜煎服;外用适量。?贮藏置干燥容器内,防霉、蛀。?注意1.生洋金花系毒性中药,应遵照《医疗用毒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2.外感及痰热咳喘,青光眼,高血压患者忌服;心脏病,肝肾功能不正常或体虚者及孕妇慎服。

[编辑本段]李时珍与曼陀罗花

李时珍听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蔓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白色曼陀罗花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蔓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蔓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蔓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李时珍在做蔓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编辑本段]病虫防治

1?黑斑病:为黑叶片,病斑近圆形,直径2~14mm,初为淡褐色,逐渐变为灰褐色,最后变成褐色,具有同心轮纹,空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淡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连片,局部枯,并可危害蒴果。防治方法:秋季清园,烧掉病株残体,减少菌源。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洒75%的百菌清500~600倍液或复方百菌清500倍液。?2?烟青虫:以幼虫危害曼陀罗的花蕾和花,尤其是花蕾。幼虫钻入花蕾内部,咀食雌蕊、雄蕊,造成花蕾和花很快腐烂,影响花的产量。?3。?桃蚜: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4?。28星瓢虫:成虫、幼虫食害曼陀罗的叶片,被害叶片仅留叶脉及上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的透明凹纹后变成褐色斑痕,过多会导致叶片枯萎。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成虫的假习性,用盆盛接敲打植株使之坠落;②人工摘除卵块,雌虫产卵集中成群,颜色鲜艳,极易发现,易于摘除;③要在幼虫分散前施药,可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3000倍液、或2.5倍溴氰菊脂乳油3000倍液喷杀。

印度不明怪病初步调查结果公布,患者体内到底有什么?

印度近日蔓延一种怪病,已经有超过一个一百人被送往医院治疗。这种怪病从来都没有见到过,轻则恶心、痉挛,重则突然倒地抽搐直到昏迷并完全失去知觉。

据报道,印度安得拉邦西哥达瓦里地区视察官员罗伊对该媒体透露,印度东南部感染新神秘疾病的人数已经超过800人,但是,迄今为止没发现这种疾病有传染性。

据报道,印度多个专家团队正在研究该病病因,他们发现很可能是农药中的有机氯化合物所致。有机氯化合物主要用于农业防虫,其所含的?滴滴涕?(DDT)成分广泛应用于杀虫喷雾。有机氯化合物是不是该病的诱因,还需要依据实验报告结果来进一步确定。医疗专家团队已经排除水污染这一原因。正在进行其他化学试剂的检测排查,感染者的水和牛奶样品已被送至研究机构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

据报道,一名45岁的男子因类似癫痫和恶心的症状入院治疗,周日晚间亡。他的尸体被保护起来,以便进行尸检。官方尚未发布正式的数据与讯息,但专家初步判断,不明疾病可能是由有毒的有机氯化合物和防蚊杀虫剂挥发所引起,大部分患者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但至少有45名12岁以下儿童,患者新冠病毒的检测都是阴性。

已对患者进行了血液检测和脑部断层扫描,但无法确定不明疾病的确切原因。脊髓液检查结果也显示正常。仍有大约160人还在治疗,大约200人已经出院。为查明病因,印度国家组成的专家医疗团队已被派往艾路鲁。目前为止,CT和PCR核酸检测表明患者不存在新冠病毒。因此,该疾病与新冠病毒之间没有任何相互关联。

石菖蒲的副作用,食用过多易产生幻觉

石菖蒲,其根茎具气味常作药用。多生长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之间 (有时为挺水而生),花果期2-6月。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等国。作为药物的石菖蒲有其功效作用,但是也有副作用,我为大家介绍石菖蒲的副作用,一起看看吧!

石菖蒲的副作用

1、食用过多会产生幻觉:石菖蒲的全株都是有毒性的,特别是石菖蒲的根茎毒性是最大的,要是过多的服用石菖蒲话,很容易就会使人产生幻觉或者是抽搐,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所以我在这里提醒大家,石菖蒲的药用价值虽然好,但是由于石菖蒲含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2、出现一些不良现象:石菖蒲的挥发油中含有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有兴奋脊髓神经的作用。若是服用石菖蒲中毒,一般会出现抽搐、惊厥等不良反应,外界刺激更可能会诱发和加剧,可能会于强直性惊厥。而中毒后的治疗和解救方法通常是催吐、导泻、洗胃、静脉输液、皮射麻黄碱等。

石菖蒲的功效作用:

1、镇静安神,治失眠症。石菖蒲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能够镇静、安神、催眠,对精神病患者有着一定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又有着芳香化浊、祛痰湿的作用,对于治疗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

2、理气活血,治关节疼痛。石菖蒲味辛,可理气活血、祛风宣湿,常用于治疗风湿痹阻、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导致瘀肿疼痛等症,临床上常将鲜石菖蒲、生姜、栀子等捣碎,敷于疼痛局部,可消肿止痛;若将药捣碎后加适量白酒,在锅内炒热后再敷于痛处,效果更佳哦。

3、醒脾和胃,治湿困脾胃症。石菖蒲内含挥发油,气味芳香,能够有效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肠的异常发酵,所以它可以醒脾和胃助消化,可治疗湿困脾胃症。临床实验中,常将石菖蒲、郁金、藿香等搭配使用,用于醒脾和胃,效果显著。

4、豁痰开窍,治癫痫症。石菖蒲的气味芳香怡人,能够化湿浊,有豁痰开窍的作用,适用于痰湿蒙蔽、清阳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聋目昏、精神迟钝等病症,石菖蒲对于治疗癫痫症的疗效比较不错哦。

5、芳香辟浊,预防疾病。石菖蒲气味芳香,可辟秽化浊,有解毒驱邪之功效,是自古以来就是劳动人民预防疾病的常用良药。古人每到端午节就有用鲜石菖蒲、鲜艾叶挂在门窗上的习俗,作为预防瘟疫之用,这都是源于石菖蒲具有芳香辟浊、解毒驱邪的功效。

6、其他作用:石菖蒲药用价值高,但它也有着一定的观赏价值。石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香气怡人,很适合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是现代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应用相当广泛。并且石菖蒲还可作插花材料,利用其芳香特性还可制成香料或用以驱逐蚊虫,效果很不错哦。

大麻的历史

大麻作为植物,原产于印度、伊朗、喜马拉雅山到西伯利亚一带及中国。它以各种形式用于生活、医药、宗教、礼仪和娱乐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国被认为是种植和使用大麻最早的国家。在中国的种植甚至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就曾出土过大麻残片,距今已有3400年的历史。《吕氏春秋·审时篇》中提及的“六谷”中就有麻(五谷是否含麻有争议)。这是因为大麻在生产生活中有诸多用途,比如大麻纤维可以用于织渔网、搓绳、做衣服等原料,大麻籽还可直接食用或加工食用油脂及各种食物。中国现存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麻贲(大麻仁带壳称麻贲)多食,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的记载。一些学者也认为传说中华陀所制的麻沸散中含有的精神活性即麻醉成分的来源就是大麻。而大麻的籽、枝、叶也是中国传统中草药配方常用药材,像《本草纲目》中关于大麻的医药和保健用途的记载多达数百条。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应用,像祆教经典《阿维斯陀经》列举了万余种药用植物,大麻名列其中。而阿拉伯人可能是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将大麻放在开水里烧煮,然后吸入蒸气,以缓解疾病。1993年在阿尔泰山脉发现的女干尸的因推测是为了减缓癌症和骨髓炎的病痛而吸食过量大麻导致,这可能也是极少见的大麻致的第一例。此外,大麻在历史上还有诸多用途,比如第一张纸就是中国在公元100年用大麻纤维制成。

大麻特有的致幻效应曾经在宗教和娱乐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最早可能出现于印度,估计为公元前2100-公元前1400年,利用大麻做从而达到与神沟通的效果为托钵僧(sadhu)所广泛使用,他们称之为“通向天国的向导”。阿拉伯人也很早就知道用大麻叶捣烂成汁,饮后能使人麻醉,飘飘欲仙。还有很多历史学家怀疑:古代犹太教派、早期基督教派、早期穆斯林苏菲派都使用过大麻,甚至有声称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曾允许使用大麻(原因也许是经典伊斯兰教义不允许饮酒,而大麻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可以肯定的是伊斯兰什叶派一个极端宗教派别阿萨辛(Hashshashin,意即迷途者,其实就是金庸作品《倚天屠龙记》中“山中老人”的门派)其名即来自于大麻树脂(Hashish)。

西方引入大麻的时间相对较晚,欧洲最早有大麻记载是在公元前270年,到16世纪才广泛栽培。

和大部分传统毒品一样,大麻很长时间里是完全合法甚至是被鼓励乃至强制种植的,比如美国。大麻在美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殖民地时期,1611年,英国殖民者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附近培植了第一株大麻,因为大麻的纤维可以用来制造船帆、绳索,它的副产品也可用来给木质船只做填絮,所以大麻逐渐成为颇具使用价值的日用品甚至是战略物资。但由于大麻对土地肥力消耗太大,而且经济价值不算很大,农民的兴趣有限,甚至一度出现宁可交罚款也不愿种植的情况。从英王到殖民地政府只能采用半强制的办法勒令种植。1619年,弗吉尼亚立法会议颁布了美国第一道适用于大麻的法令,该法令要求每个农民都必须种植大麻。1762年,弗吉尼亚再次颁布法令,强制农民种植大麻。大麻在美国的合法地位由此得到确认和加强。此后一百多年里,大麻一直是美国的主要非粮食经济作物之一,而且是治疗数百种疾病的主要药物,其合法地位也从未受到有威胁的质疑,遑论挑战。

1839年,Shaughnessy开始了西方医学界的大麻研究。1854年,美国药典把“cannabis”列入药品,并指出,如果剂量过大,可能会产生“令人担忧的影响”。此后数十年间,含有大麻树脂的药物被广泛用作止痛和镇静药物。研究人员则试图提取其中有用组分用于药物制备,但由于分离提纯极为困难,1898年才提纯出第一种活性组分“红油”(其实就是大麻酚),而且这个实验此后三十多年里一直未能再现,1931年才再次成功,所提取的也一度被认为是混合物而非单一组分。直至1940年才最后确认了分子结构。

大麻用作药物制剂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医学界很快发现这类制剂不能给治疗带来“稳定的”作用,反而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狂妄、抑郁、神志混乱等精神症状,还会导致心律增加、协调功能降低。剂量控制不好反而使患者症状加重。而且,随着大麻的滥用,大麻的副作用被认识并强化,191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药品局通过修改州有害物质控制法(Toxic Substance Control Act ,TSCA)的形式对大麻管制,成为美国最积极管制大麻的州(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个时期的一系列大麻管制法案更多是种族歧视的结果,因为当时的美国,白人吸食大麻的极少,绝大部分是黑人等有色人种,美国上流社会的传统清教徒思想可能也发挥了某种作用)。1914年,美国国会批准哈里逊(Harrison Narcotic)法案,管制可卡因和大麻。到1931年美国共有30个州通过颁布新的法令或修改原有法令的方式来禁止使用或拥有大麻。1937年,在美国医师协会(ACP)强烈反对的情况下,美国国会通过大麻税法,用于娱乐用途的大麻视为非法,医疗和工业方面的用途开始征收消费税,尽管当时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大麻不是成瘾性毒品,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与大麻之间的关联性(忽视这些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能力无法区分毒品大麻和工业大麻)。不过据说在国会讨论时还为大麻究竟用cannabis还是marijuana而很是争议了一番。

二战期间,由于日本切断了来自亚洲的纤维渠道,美国农业部鼓励种植大麻用以制作降落伞、帐篷、绳索等等。当时的口号是“大麻为了胜利(Hemp for Victory)”,并为此专门成立了“战时大麻工业生产局(War Industrial Hemp Board)”。

1954和1957年,世界卫生组织两次作出印度大麻无任何治疗价值的结论,1965年该组织再次指出“滥用印度大麻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表现为服药者个人不能克尽其社会职能,且变得更容易作出非社会和反社会的行为,从而给社会造成经济损失。”不过他们同样在1969年指出,“大麻不是成瘾物,而是依赖物”。

1961年,联合国通过的《麻醉品单一公约》(Single Convention on Narcotic Drugs)将大麻、鸦片、古柯及其衍生物(如吗啡、***和可卡因)一同列入违法麻醉品行列。

1964年,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Raphael Mechoulam人工合成了THC(即四氢大麻酚,下同),这是第一种被人工合成的。

1971年,尼克松下令组建美国缉毒署(又称毒品管制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DEA),并将大麻与***、可卡因一起列入一级管制品。这一决定被认为在大麻管控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

考虑到大麻植物的传统经济和药用价值,1975年8月联合国修改了《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明确表示“本公约对于专供工业用途(纤维及种子)或园艺用途的大麻植物的种植不适用”。联合国1988年12月通过的《禁止非法贩运品和精神药物公约》也明确了“应适当考虑到有历史证明的传统性正当用途以及对环境的保护”。

尽管世卫组织的结论(该结论也可能和政治环境有关),但大麻的药用价值研究一直在进行中。1986年,主体成分之一的四氢大麻酚被美国批准作为抗呕吐剂用于肿瘤化疗病人(但中国尚未通过其临床应用)。1990年,受体被发现。1992年,Devane从猪脑中分离出第一种内源性,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rachidonylethanolamide),命名为anandamide。这两类物质的发现使得对大麻可能的药用价值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表明,类化合物如应用于医学,可辅助某些晚期绝症(癌症和艾滋病)的治疗,用来增进食欲、减轻疼痛、减轻化疗患者的恶心症状 ;也可缓解癫痫和偏头痛等神经症状。更重要的是,不少具有上述生理活性的类化合物(如大麻二酚)属于非精神活性类化合物,几乎不具有成瘾性。

2004年(也有说2006年),以萘甲酰吲哚类合成(Synthetic cannabinoids)为主要成分的植物香料型毒品从开始在欧洲流行,其用意可能是为了加强毒品效果并逃避警方,有人也推测它可能是一种“策划药”(Design drug)。2009年1月,奥地利、德国相继颁布法令,禁止进口和销售含有几种特定成分(如JWH-018及类似物)的产品。2010年,国际麻醉品管制局提示各国监管机构需注意合成这一类新型滥用药物成分。同年,中国大陆警方查处了第一起“香料(Spice)”毒品。2011 年 3 月,美国缉毒署将合成列为Ⅰ类受控物质,2014年,中国将合成列入一级管制精神药品。